是谁让战败的日本脱胎换骨?麦克阿瑟的改造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
1945年后的日本废墟上,一位美国五星上将主导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造实验:他既是铁腕的“太上皇”,又是新宪法的推动者;既保留天皇制度,又亲手埋葬军国主义。本文依据多国解密档案与当事人日记,揭开麦克阿瑟如何以“软硬兼施”的策略重塑日本,并探究这一复杂进程背后的历史
1945年后的日本废墟上,一位美国五星上将主导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造实验:他既是铁腕的“太上皇”,又是新宪法的推动者;既保留天皇制度,又亲手埋葬军国主义。本文依据多国解密档案与当事人日记,揭开麦克阿瑟如何以“软硬兼施”的策略重塑日本,并探究这一复杂进程背后的历史
币原喜重郎(1872-1951)是日本战前颇有名望,擅长搞“协调”的外交官,战后更是以“善于协调”成为第二届内阁首相。其执政期间,更是“积极协调”配合美国对日占領当局实施民主化改革,从而也揭开了战后日本新时代的序幕。
1945 年 9 月 27 日上午 10 点,东京第一生命保险大楼的会客室里,55 岁的裕仁天皇站得笔直。